
以下是整编第11师在解放战争中的主要战役,胡琏均逃脱,按时间顺序具体如下:
1. 鲁西南战役(1946年9月)
1946年6月,整编第11师奉命进攻鲁西南解放区。1946年9月,国民党军为了占领中原野战军的鲁西南根据地,派出包括整编第11师和整编第5军在内的主力部队,向鲁西南地区发起进攻。胡琏的行动,9月12日整编第11师占领定陶,9月20日整编第11师继续进攻,占领鲁西南重镇菏泽。整编第11师与邱清泉的第五军进攻鲁西解放区荷泽、钜野一带,9月28日,整编第11师和第5军分别沿菏(泽)巨(野)公路及潴水河南岸东犯,整编第11师进至巨野以南的张凤集地区。9月29日,整编第11师与中原野战军在巨野、郓城等地展开激战。10月3日,晋冀鲁豫野战军发起攻击,集中第3、第6、第7纵队围歼张凤集地区的整编第11师第11旅。这是刘伯承和胡琏的第一次交手,10月5日,晋冀鲁豫野战军第7纵队一部突入张凤集,但后续部队未能及时跟进,未能全歼敌军。
展开剩余86%10月7日,整编第11师第11旅第32团残部约200人突围成功,其余3000余人被歼。
整编第11师损失了第11旅第32团的大部分兵力,约3000余人被歼,仅200余人逃脱。在此次战役中,整编第11师与中原野战军进行了激烈交锋,但未能取得决定性胜利。胡琏在鲁西南战役中展现了谨慎的作战风格。他意识到与解放军作战的艰难,因此在作战时格外小心。尽管整编第11师在战役中多次陷入困境,但胡琏凭借灵活的指挥和“刺猬战术”。最终,整编第11师在国民党军的增援下,避免了被全歼的命运。
2. 苏北战役(1946年)
1946年11月15日,国民党军为了配合伪“国民大会”的召开,拟定了一个结束苏北战事的计划,企图迅速消灭华东解放区的人民解放军主力或迫其北撤山东。为此,徐州绥靖公署调集了25个半旅的兵力,组成盐阜兵团、涟淮兵团、宿迁兵团、峄陵兵团,分四路向鲁南、苏北解放区发起进攻。
其中,宿迁兵团由徐州绥靖公署副主任吴奇伟指挥,下辖整编第11师和整编第69师等部共六个半旅。整编第11师由师长胡琏指挥,担任右翼,向沭阳方向进攻;整编第69师由师长戴之奇指挥,担任左翼,向新安镇方向进攻。整编第11师的具体任务是从宿迁县曹家集向沭阳县进剿,攻占沭阳后,继续向新沂县徐塘车站追剿。
然而,华东野战军通过分析敌情,决定集中优势兵力,首先打击宿迁兵团中的整编第69师。在战斗中,华东野战军成功将整编第69师分割包围,并在12月19日全歼该师,师长戴之奇自杀。整编第11师在胡琏的指挥下,见势不妙,迅速收缩部队退回宿迁地区固守,避免了被歼灭的命运。1946年12月17日,整编第69师被华东野战军包围在仁和圩、嶂山镇地区,戴之奇自杀。胡琏见势不妙,迅速收缩部队退回宿迁地区固守。
此次战役是华东野战军首次全歼国民党军一个整编师,开创了解放战争初期消灭国民党整编师的范例。
3. 鲁中战役(1947年5月)
1947年5月:整编第11师参与进攻山东解放区,5月13日被华东野战军包围于新泰地区,但因国民党第三兵团迅速增援,胡琏师逃脱被歼灭的命运。
1947年5月13日,华东野战军发起进攻,将胡琏指挥的整编第11师包围于新泰地区。5月15日,华东野战军对整编第11师发起攻击,但胡琏凭借坚固的防御工事和“刺猬战术”,成功抵御了解放军的进攻。
胡琏在此次战役中展现了谨慎的作战风格。他总结了与解放军作战的经验教训,发明了“刺猬战术”,即以守为攻,利用坚固的防御工事和交通壕相连的子母堡群,形成庞大的防御体系。“刺猬战术”后续详细介绍,请关注。这种战术使得华东野战军在攻击时面临巨大阻力,5月16日,国民党第三兵团迅速增援,华东野战军为了避免被敌军夹击,主动撤围,胡琏的整编第11师因此逃脱被歼灭的命运。
4. 南麻战役(1947年)
南麻战役是华东野战军与国民党整编第11师之间的一次重要战役,也是粟裕与胡琏的第二次交手。
战役背景:1947年7月,华东野战军在孟良崮战役后,决定继续扩大战果,消灭国民党军的主力部队。胡琏指挥的整编第11师作为国民党军的五大主力之一,被粟裕选为攻击目标。
战役经过:7月8日,整编第11师在师长胡琏的指挥下,占领南麻镇,并构筑了坚固的防御工事,包括大量子母堡、铁丝网和交通壕。7月17日夜间,华东野战军发起攻击,2纵、6纵和9纵三个纵队在特纵炮火的掩护下,对整编第11师的外围阵地发起进攻。7月18日,华东野战军占领了大部分外围警戒阵地,但胡琏的部队凭借坚固工事顽强抵抗,战斗异常激烈。7月19日,华东野战军对整编第11师的主阵地发起全面进攻,但因大雨导致炸药失效,重炮难以运抵前线,进攻受阻。
7月23日:国民党援军赶到,华东野战军为了避免被敌军夹击,主动撤围,胡琏的整编第11师成功逃脱。胡琏凭借坚固的防御工事和灵活的指挥,成功抵御了华东野战军的进攻,避免了被歼灭的命运。
华东野战军:未能全歼整编第11师,但给其造成重大损失。华东野战军伤亡约4600人。南麻战役是华东野战军与整编第11师之间的一次激烈交锋。尽管华东野战军未能全歼整编第11师,但此役也展现了胡琏的指挥能力和整编第11师的顽强防守。这场战役被认为是孟良崮战役的翻版,但最终以华东野战军未能取得预期胜利而告终。
5. 曹县战役(1947年)
1941947年9月,华东野战军在鲁西南地区与国民党军展开了一系列作战。国民党军整编第11师在胡琏的指挥下,奉命从济南沿津浦路南下,增援被华东野战军围困的邱清泉部。华东野战军决定利用这一机会,集中兵力围歼整编第11师。
9月21日,整编第11师先头部队抵达曹县的大义庄一带。胡琏命令部队在土山集、大义集等地构筑防御工事,准备迎战。9月22日黄昏,华东野战军第1、3、4、6、8纵队发起攻击,试图分割围歼整编第11师。5个纵队,15个师,45个团,和胡琏录音讲课里的一样,解放军一般用5个纵队45个团作战。9月23日,华东野战军对整编第11师的外围阵地发起猛攻,但胡琏凭借坚固的防御工事顽强抵抗,战斗异常激烈。
9月24日,国民党援军整编第5师、第75师和第10师陆续抵达曹县地区,对华东野战军形成夹击之势。9月25日鉴于援军逼近,华东野战军决定主动撤出战斗,避免被敌军夹击。此次战役,华东野战军毙伤国民党军4000余人,但未能全歼整编第11师。
曹县战役是华东野战军与整编第11师之间的又一次激烈交锋。尽管华东野战军未能全歼整编第11师,但此役重创了胡琏的部队,打乱了国民党军的部署。胡琏凭借坚固的防御工事和灵活的指挥,再次成功逃脱被歼灭的命运。
6. 淮海战役(1948年)
1948年11月8日,黄维第十二兵团(含整编第11师)从驻马店出发向安徽前进。1948年11月25日,第十二兵团被中原野战军包围在宿县西南双堆集地区。在淮海战役中,胡琏进入战场的时间为1948年12月1日。当时,黄维第12兵团已被中原野战军包围在宿县西南的双堆集地区。由于胡琏此前因回家奔丧未随军行动,蒋介石急召他到南京面谈后,胡琏于12月1日乘飞机空降到双堆集,据说师全身裹着被子跳伞下去的。具体欢迎大家一起留言讨论。
1948年12月12日,中原、华东野战军对第十二兵团发起总攻。1948年12月15日,黄维兵团被全歼,胡琏在突围中受伤,后逃往南京。黄维被俘,而胡琏则乘坦克突围成功。
7、金门战役(1949年)
1949年10月25日,解放军第十兵团发起金门战役,胡琏指挥国民党军成功抵御了解放军的进攻。金门战役叶飞和胡琏交战,国民党方面则是古宁头大捷。具体后续详细介绍。
8、东山岛战役(1953年)
东山岛战役(1953年7月,共持续8天)
战役背景:1953年7月,朝鲜战争停战协定签署前夕,国民党军在美国的支持下,企图通过进攻福建沿海的东山岛,建立反攻大陆的据点。此次行动由国民党金门防卫司令胡琏指挥,得到了美国中央情报局(CIA)的策划和支援。
战役经过:7月10日,胡琏开始筹划进攻东山岛,派出小艇袭扰福建沿海,试图探查解放军的防御部署。7月15日,厦门岛云顶岩指挥所发现大批国民党军在金门料罗湾集结,驶向海外,意识到可能有大规模军事行动,立即上报。
胡琏指挥国民党军1.3万人,分乘13艘舰艇,在空军掩护下突袭东山岛。同时,国民党军空降兵支队约500人空降至东山岛北部,企图切断解放军守岛部队与大陆的联系。
7月16日凌晨4时:国民党军抢占滩头阵地,向纵深推进。守岛的公安80团与民兵在敌众我寡的情况下顽强抵抗。7月16日上午9时:解放军第91师272团迅速驰援东山岛,仅用3小时抵达,随即展开反攻。7月16日全天:国民党军空降兵在岛上陷入人民战争的汪洋大海,被解放军和民兵分割包围,最终被全歼。
战役结果:7月17日上午9时:胡琏见形势不利,率大部队撤退。国民党军共损失2664人阵亡,715人被俘,击落飞机2架,击沉登陆艇3艘,击毁坦克2辆。解放军:共歼灭国民党军3379人,缴获大量武器装备。
战役影响:东山岛战役是国共两军在大陆的最后一场大规模军事对抗。此次战役的胜利,粉碎了国民党“反攻大陆”的企图,也使美国“围魏救赵”的阴谋破产。此战后,国民党军再未组织大规模的反扑。
发布于:河南省瑞和网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